序號 |
畢業設計(論文)題目 |
學號 |
姓名 |
專業 |
指導教師 |
1 |
城市老年人社會角色調適研究——以無錫市為例 |
2011300110001 |
費鈺姣 |
社會學 |
陳昫 |
2 |
“知識的無力感”——基于農村學子的分析 |
2011300110002 |
潘俊峰 |
社會學 |
胡翼鵬 |
3 |
青少年領悟社會支持與消極情感相關性研究 |
2011300110003 |
石田依 |
社會學 |
殷燕敏 |
4 |
大學生偶像崇拜與身份認同關系研究——基于周杰倫粉絲的質性研究 |
2011300110004 |
王昌儀 |
社會學 |
郁之虹 |
5 |
家庭功能與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之社會學思考 |
2011300110005 |
肖瀟 |
社會學 |
郁之虹 |
6 |
社交網絡中的“點贊”行為解讀——基于社會交換和需求層次理論的分析 |
2011300110006 |
姜西洋 |
社會學 |
劉暢 |
7 |
積極老齡化與老年人社會參與的關系問題研究 |
2011300110007 |
李玫萱 |
社會學 |
陳昫 |
8 |
網絡輿論監督問題研究——以湖南永州“唐慧案”為例 |
2011300110008 |
曾詩陽 |
社會學 |
劉燕舞 |
9 |
我國當代漢傳佛教寺廟經營的個案研究——以武漢市古德寺為例 |
2011300110009 |
王夢美 |
社會學 |
夏昌奇 |
10 |
白領移民子女的身份認同研究——以廣東順德為例 |
2011300110010 |
孟媧 |
社會學 |
劉婷婷 |
11 |
論改革開放以來春晚中女性形象的變遷及其社會學意義 |
2011300110011 |
楊甫 |
社會學 |
柳莉 |
12 |
社會工作項目評估指標體系構建——以W市社會工作項目評估為例 |
2011300110012 |
劉鐘元 |
社會工作 |
慈勤英 |
13 |
地方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職能研究——以慶陽市蘋果產業發展為例 |
2011300110013 |
夏天 |
社會學 |
張楊波 |
14 |
自組織視角下的農村客運治理研究——以長陽縣榔坪鎮客運市場為例 |
2011300110014 |
秦婧 |
社會學 |
徐煒 |
15 |
農村居民的幸福感研究——以湖南省X村為例 |
2011300110015 |
謝姍 |
社會學 |
胡翼鵬 |
16 |
場域中影響行動者實踐的因素分析——以Q的實習經歷為例 |
2011300110016 |
屈志瓊 |
社會學 |
徐少舟 |
17 |
微信紅包對青年群體人際關系的影響研究 |
2011300110017 |
徐瀟聲 |
社會學 |
劉婷婷 |
18 |
一個小性移民家族的生存策略——以鄂東L村X姓家族的個案研究 |
2011300110018 |
夏夢婷 |
社會學 |
柳莉 |
19 |
探析全能神教徒委身過程——基于社會心理學的分析 |
2011300110019 |
徐邁臻 |
社會學 |
郁之虹 |
20 |
劉易斯拐點理論研究:以“民工荒”為例 |
2011300110020 |
華明燁 |
社會學 |
張楊波 |
21 |
從家庭到市場——對恩施州伍家臺村經營家庭經濟女性的研究 |
2011300110021 |
譚林 |
社會學 |
柳莉 |
22 |
主流媒體對醫生形象建構分析——以《人民日報》官方微博為例 |
2011300110022 |
羅本開 |
社會學 |
張楊波 |
23 |
“鄉愁”的誕生與再造——從紀錄片《記住鄉愁》說起 |
2011300110023 |
丁琦瑤 |
社會學 |
楊敏 |
24 |
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務需求探討——以深圳市福田區天安數碼城舊廠區企業為例 |
2011300110024 |
黃俊丹 |
社會學 |
周雄兵 |
25 |
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自媒體互動傳播——基于親社會理論的分析 |
2011300110025 |
王周亮 |
社會學 |
劉暢 |
26 |
“香港占中”新聞話語的構建 |
2011300110026 |
毛璋 |
社會學 |
劉暢 |
27 |
紹興農村的民間信仰研究——以Y村廟宇的日?;顒訛閷ο?/p> |
2011300110028 |
王瑩 |
社會學 |
胡翼鵬 |
28 |
對于老齡政策適用性研究——以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為例 |
2011300110029 |
曾嫣然 |
社會工作 |
梅紅 |
29 |
人格發展理論視角下大學生抗逆力不足的解釋 |
2011300110032 |
譚鵬 |
社會工作 |
梅紅 |
30 |
農村工業化背景下的外來人口排斥現象及策略研究 |
2011300110033 |
符鵬 |
社會學 |
劉燕舞 |
31 |
家庭文化資本對慣習的代際傳遞研究——以武漢大學學生為例 |
2011300110034 |
李博健 |
社會學 |
胡翼鵬 |
32 |
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踐過程考察——以X村為例 |
2011300110035 |
王維 |
社會學 |
桂勝 |
33 |
社交網絡中的印象管理——以大學生在微信上的社交行為為例 |
2011300110037 |
劉曉 |
社會學 |
郁之虹 |
34 |
農村留守老人生活狀況研究——以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Q村為例 |
2011300110038 |
朱玉平 |
社會學 |
劉燕舞 |
35 |
大學生的陌生人信任度及影響因素研究 |
2011300110039 |
曹婧甜 |
社會學 |
殷燕敏 |
36 |
拆遷過程中的利益主體角色及利益表達分析——以武漢市T小區為例 |
2011300110040 |
桂靖雯 |
社會學 |
夏昌奇 |
37 |
中國大陸領導越軌行為分析 |
2011300110041 |
高昱遠 |
社會學 |
周雄兵 |
38 |
新浪微博中的網絡權力研究 |
2011300110042 |
劉嘉煒 |
社會學 |
徐煒 |
39 |
社會空間視角下的四合院社區鄰里關系變遷——以北京大柵欄為例 |
2011300110044 |
秦晉 |
社會學 |
柳莉 |
40 |
從清朝江南地區資本主義萌芽狀況淺談對“韋伯命題”的質疑 |
2011300110048 |
劉云鯤 |
社會學 |
周長城 |
41 |
社會投資理論視角下我國高校助學貸款政策的改革與創新 |
2011300110050 |
諶青 |
社會工作 |
林曾 |
42 |
轉型視野下農村女性基督徒的自我建構——以湖北省??悼h皮女士為例 |
2011300110051 |
黃倩文 |
社會學 |
夏昌奇 |
43 |
社會工作在機構養老體系中的介入問題研究——以C市K養老機構為例 |
2010100110052 |
江夢真 |
社會工作 |
陳昫 |
44 |
當代中國人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——基于2013CSS數據分析 |
2011300110053 |
陳栩 |
社會工作 |
羅教講 |
45 |
農村老人的精神贍養問題研究 |
2011300110054 |
高振華 |
社會工作 |
陳昫 |
46 |
社會性別視角下婦女勞工的社會互動和權利訴求——以一家小型茶樓的工作人員為例 |
2011300110055 |
余夢伊 |
社會學 |
劉燕舞 |
47 |
權斗的移情:網絡小說電視劇改編熱播的背后——以《后宮·甄嬛傳》為例 |
2011300110056 |
曹夢婷 |
社會學 |
徐少舟 |
48 |
信任視角下P2P網絡借貸出借意愿研究 |
2011300110057 |
潘家檬 |
社會學 |
梁櫻 |
49 |
大學生對敬老文化的認知與實踐研究——以武漢大學為例 |
2011300110058 |
孫瑞 |
社會工作 |
徐少舟 |
50 |
家族企業的動力機制探討——以北京健永集團為例 |
2011326660059 |
汪佳 |
社會學 |
楊敏 |
51 |
運動治國模式研究——以“三反”運動為例 |
2011300110060 |
孫旋旋 |
社會學 |
張楊波 |
52 |
中美高校社會捐贈制度的比較研究——以北京大學與哈佛大學為例 |
2011300110061 |
王平田 |
社會學 |
梁櫻 |
53 |
從碎片化的宗教看當代社會運動的發展——由“占中”引發的思考 |
2011300110027 |
譚媛珍 |
社會學 |
夏昌奇 |
54 |
一支大學生足球隊的社會結構與社會互動 |
2011310110045 |
莊恭誠 |
社會學 |
徐少舟 |